命理徐乐吾是做什么的

风水命理阁 22 0

滴天髓的版本

《滴天髓》是供八字学问中级以上的人阅读的很好的八字五行资料,初学者肯定难以学会。不如先买本邵伟华的《四柱预测学》,这本书比较适合初学者,等看通了邵伟华的这本书后,再看滴天髓也就很容易了。

滴天髓解释得再详细,也很难让初学者明白,建议还是先放一放,先学《四柱预测学》。

生气散布者甲,而生气之凝成者甲之乙。万木之所以有是枝叶者,乙之甲。而万木之枝枝叶叶者,乙之乙也。

有是五行何为又有十干十二支乎?盖有阴阳,因生五行。而五行之中,各有阴阳。即以木论,甲乙者,木之阴阳也。甲者乙之气,乙者甲之质。在天为生气,而流行于万木者甲也。在地为万木,而承兹生气者乙也。又细分之,生气散布者甲,而生气之凝成者甲之乙。万木之所以有是枝叶者,乙之甲。而万木之枝枝叶叶者,乙之乙也。方其为甲,而乙之气已备。及其为乙,而甲之质乃坚。有是甲乙,而木之阴阳具矣。

五行各分阴阳而有干支。天干者,五行在天流行之气也;为经,以诸神为纬,特别是对用神成败,用神与喜神忌神的生克制化,用神的透与会、有情无情、有力无力等等的解析,更加透辟。民初《滴天髓》整理出版后,众多读者感到过于高深,纷纷呼出版一部命理入门书籍,著名命理学家徐乐吾先生应邀评注此书,条分缕析,譬解详明,例证丰富,最便初学。如果说《滴天髓》是中华传统命理学的高深学术,有如树顶的硕果,那么《子平真诠评注》便是其循序渐进的课本,有如摘取硕果的阶梯。两书一浅一深,不可或缺,互相匹配,方成完整。
中华传统命理学,是一种哲学与自然科学互相融贯而成的一种学说,一方面,它与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,天文学,医学和各门预测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和血肉联系,是研究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,另一方面,它又瑕瑜互见,有着玄之又玄的特点乃至迷信成分。但是,即使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,它的研究价值也是不容否认的。例如生辰八字所用的天干地支,分别属于五行,而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,因此,甲乙丙丁、子丑寅卯不仅体现着时间上的年月日时,而且体现着天体的空间关系及其互相影响,体现着时间与空间、大系统和小系统、作用与反作用的统一。人们都知道天体运动对人的影响是何等巨大,将这种影响应用于对人生及其命运的研究,是很自然的事情。由此不难明了对传统命理学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,亦不难看出出版以上二书对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可优秀遗产,研究和发展哲学、自然科学和科学的预测学的重要意义。

何以复有寅卯?寅卯者,又与甲乙分阴阳天地而言之者也。以甲乙而分阴阳,则甲为阳,乙为阴,木之行于天而为阴阳者也。以寅卯分阴阳,则寅为阳,卯为阴,木之存乎地而为阴阳者也。以甲乙寅卯而统分阴阳,则甲乙为阳,寅卯为阴,木之在天成象,而在地成形者也。甲乙行乎天,而寅卯受之。寅卯存乎地,而甲乙施之。是故甲乙如官长,寅卯如该管地方。甲禄于寅,乙禄于卯,如府官在郡,县官在邑,而各司一月之令也。甲乙在天,故动而不居。建寅之月,岂必常甲。建卯之月,岂必常乙。寅卯在地,故止而不迁。甲虽递易,月必建寅。乙虽递易,月必建卯。以气而论,甲王于乙,以质而论,乙坚于甲。而俗书谬论,以甲为大林,盛而宜斫,乙为微苗,嫩而莫伤,可谓不知阴阳之理者矣。以木类推,余者可知。惟土为木火金水之冲气,故寄王于四时。而阴阳气质之理,亦同此论。欲学命者,必先知干支之理,然后可以入门。

徐乐吾的著作有哪些?

滴天髓补注》《滴天髓征义》 《宝鉴例悉录》《子平真诠评注》zhui wei zhong yao

还一个疑问,为什么盲派不论旺衰?

1.段建业盲派有多少正统性?我们在读段建业的书籍中会发现很多命理都是很牵强的解说,可以说是马后炮式的分析。而对于盲人不传名目人一说可以说是人人皆知,现在我们谁也不能全面的知道盲人是如何断命的,包括段建业自己。段建业提出自己的理论的同时,标示的是段建业新盲派。而新书的名字叫做《段氏理相学》其中的内容被很多人嗤之以鼻,有人说段建业不是盲派。我个人认为是对的,很起码不是完全的盲派,不过段建业这些思维都是一种解释构架,是他给我们思维,让盲派的面目解开一角给我们展示,可谓功在千秋。2,我们是不是太迷信段氏新盲派?对于郝金阳,夏仲奇一支的盲派理论我们还是一知半解,很多人觉得断对了一件事几件事,那就是厉害,其实不然。很多初学者开始接触的就是段建业新盲派,而对传统研究者嗤之以鼻,当问起旺衰时会给与嘲笑,说,“什么年代了,我断命从来不看旺衰,从来不取用神。”我觉得很可笑,起码段建业盲派的东西现在还脱离不了这些,或者说不看旺衰不能,比如《段氏理相学》中关于富命的论述:身旺合财者富,身弱财多合财穷。身弱合财也可以富,要看财做不做功。这个时候很多人就搞不清楚了,什么是身旺什么是身弱?明确的说这个是传统概念。还有关于死木活木论断,死木怕水,见过甲木无根见水却很好的人,只因为官印相生;再如调后论断。说起这些我相信许多初学者都会迷糊,因为这本就不是什么新鲜论断,而是古代传统命理学知识。还有太多的影子,只是说法不一而已。传统不是垃圾,新盲派也不是神术,当你解释不了的时候尝试换一种思维未尝不是好事。但一定不能乱套,其实盲派传统能找到结合点是最好的。所谓取百家之长,为我所用。用什么不用什么新盲派和传统只是取用概念不一样,旺衰不是不看,要不十二长生帝旺表你们记得什么。木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人生的全部,预测学作为一种预言也只是概率,所以关于传统和盲派的争论我觉得很有问题,切不说同出五行阴阳,就现在人拿传统理论作为垃圾的态度,我只能苦笑。象法基于理法,无理看象准确率可见而知。想来传统和新盲派还有一个最突出的就是格局论,传统格局在徐乐吾《子平真诠》中解释的相当透彻,而段建业不是不用格局而是名字不一样,用法也不一。要了解这些希望大家多读书多学习多实践,剩下的就让自己的脑子去去伪存真,开辟新路了。

标签: #徐乐吾 #徐乐吾是